从新的消费趋势中寻找新的供给方向,形成需求驱动供给、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。
一段时间以来,网络上关于居民消费行为的讨论频繁。外出就餐时先寻找团购,购物时选择“特价”选项,喝奶茶时考虑性价比……消费者不愿意消费吗?不。
观察消费市场,我们还可以看到,国家博物馆门口排起长队,凤冠冰箱贴一无所获;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业首日,门票迅速售罄;热门商圈里,顾客络绎不绝……不少区域居民消费热情高涨,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、充满活力的景象。
只有了解消费者,才能清楚地看到消费潜力在哪里。一方面是“尽可能节省”,另一方面是“按需消费”。消费者的行为背后,都有着同一个理念——满足消费需求。
“需要”是一种新鲜的体验。例如,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欣赏风景、学习一项新的运动技能、参观该地区的第一家商店或展览。
“必”也是一种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从最畅销的马面裙,到博物馆的火爆,再到国产3A游戏的火爆,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传统文化之美。
“需要”仍然是更高的生活品质。智能穿戴设备、智能家居、新能源汽车,人们正在积极尝试新技术来提高生活质量。
由此看来,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消费需求不但没有减少,反而日益呈现出个性化、多元化、品质化的趋势。
此外,消费潜力从何而来?来自于满足“需要”。能否更好激发消费潜力,关键在于能否跟上需求变化,推动消费改善和扩大。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重点任务,其中一是“大力拉动消费,提高投资效率,全面扩大内需”。只有顺应消费新趋势,改善消费条件,创新消费场景,更好满足消费者新需求,才能充分释放消费潜力。
新需求呼唤新供给。以购物中心转型升级为例。一时间,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商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如今,不少地方的商圈改变了以往以销售商品为主的经营模式,打造一站式休闲娱乐场所。在北京,华熙LIVE汇聚了文化体育、餐饮、会展等多种业态;在重庆,解放碑步行街与洪崖洞、十八梯等传统街区巧妙连接;陕西西安,大唐不夜城将互动表演搬进步行街……丰富独特的消费体验,带回了商圈的人气。这也恰恰说明,新的消费趋势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。主动顺应形势,优化供给,为消费者提供别人没有、别人有的选择,让产品和服务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。
激发消费潜力,既要重视市场“看不见的手”,又要有效运用政府“看得见的手”。
2024年,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,全年汽车报废更换超过290万辆,更换更新超过370万辆,带动汽车销售额超过9200亿元;超过3600万消费者购买了8个品类5600余台家电产品,带动销售额2400亿元。
在2024年举办的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优质消费月活动中,发放消费券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等举措,带动5个主办城市早、后期商品消费同比增长5.9%。 11月中旬,餐饮消费同比增长12%。 %。
一系列政策发挥“大作为”作用,不仅激活了消费市场的“一池泉水”,也引导居民消费向绿色、智能、品质升级。总结经验做法,使政策更加精准有效,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,更好释放消费潜力。
2024年1月至11月,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4万亿元,同比增长3.5%。我国超大市场优势没有改变,内需增长潜力巨大。
从新的消费趋势中寻找新的供给方向,形成需求驱动供给、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。这必将把内需潜力转化为发展绩效,助力发展总体形势“稳”、国民经济周期“畅”。 ”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iexianghudong.com/html/tiyuwenda/9448.html